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王国平.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与翻译研究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8,(04):123.
[2]江慧敏.试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——以利玛窦的翻译实践活动为个案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0,(03):105.
[3]董劭伟.国外学术著作翻译现状及学术交流状况探析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0,(04):037.
[4]王瑞.莎士比亚戏剧方言的分类及其翻译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3,(03):013.
[5]杨朝明.《论语乡党》末章的意蕴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(01):001.
[6]荣立宇.十七年间(1949—1966)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译介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(02):091.
[7]陈亚君.论利斯《论语》英译中的理解应用性原则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(03):085.
[8]孙会军.翻译家葛浩文对中国现、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推介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(03):099.
[9]王宏印,张 媛.人类学诗学:民族诗歌的创作、翻译与研究——王宏印教授访谈录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5,(01):084.
[10]张 旭.文学典籍翻译的风格传递及读者接受策略研究——以黎翠珍译《一把酒壶》为例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5,(01):095.